音乐究竟是怎样被人类感受和理解的呢?

2024/11/27 1:14:48

音乐是如此常见和为人熟知,以至于人们会忽略下面的问题:人类文明伊始,我们的祖先如何意识到简单的声波可以合成复杂乐句?人类如何向外星生物解释自己对旋律和节奏的热爱?音乐是大自然的赠礼还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答案也许是肯定的:两者皆有。自然界产生的各种声音传到人耳中,其中的一些被当做固定的“音”被辨别和记录,从而产生了构成音乐的最基本的元素。


当不起眼的物品,如一小块薄膜或一根弓弦以一定频率振动起来时,“音”随之产生。如果音的声波形状非常简单,振动能量集中在某个单一且特定的频率上,就产生了人们可以清晰听到的单音。发声物体以不同频率同时振动时,人耳通常只能分辨出一系列频率组合中的最低频率,这一频率上的音被称为“基音”,而更高频率的音则被称为“泛音”,它决定了发生物体的音色,人们因此能分辨正在演奏的是小提琴还是小号。第一泛音的频率为基音的两倍,第二泛音的频率为第一泛音的两倍。令人吃惊的是,这两个泛音听起来居然完全相同——这是因为两者之间相差八度音程。

用单个的音构成音乐,则少不了人脑强大的分析能力。它不仅能将单个乐器产生的单音组合起来,形成复杂的和声,还能感受旋律的流动,把握乐曲主题的走向。大脑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音乐中枢”负责完成上述任务,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由大脑不同的区域协同完成的。


尚在母亲腹中的胎儿就已经拥有感受音乐的能力。儿童的大脑不仅能分辨、记录听到的音乐,还可以自己创造出简单的乐句。

如同鲜艳的色彩、形象、词句和故事能给儿童带来不可抗拒的吸引一样,儿童对节奏、旋律的好奇和喜爱是显而易见的。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唱错音或者说出无意义的单词都可能是常见现象。当长到8、9岁时,她对旋律和音色的感觉将得到长足发展。这种感受和鉴赏的能力是她选择威尔第的古典音乐或战车乐队的狂野轰鸣的先决条件。会对何种类型的音乐动心,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自小以来的生活体验以及青少年时期的朋友圈子。

除了一些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之外,人人都拥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音乐家。对于简单旋律,即使从未听说“调式”这一概念,我们也可以毫不费力对于简单旋律,即使从未听说“调式”这一概念,我们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其移调——即将同样的旋律基于不同的首调重新演绎。实验证明,即使对于音乐门外汉来说,他们对旋律的记忆能力也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想,音乐很可能在我们降生之前就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了印记。对于深谙西方音乐之美的亚裔音乐家而言,童年时西方音乐就给他们留下了深远影响,而基于本族文化背景的音乐则无法发挥同样的效力。贝多芬的交响乐可能让土生土长,从未接触过西方音乐的印度尼西亚人如痴如醉,但来自印度或印度尼西亚的音乐却无法引起普通欧洲人的共鸣——这很可能因为他们小时候从未接触过这种类型的旋律。




©杭州天籁琴行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小马哥
返回顶部